• <tbody id="lwvve"><output id="lwvve"><xmp id="lwvve"><span id="lwvve"><input id="lwvve"></input></span>

    <label id="lwvve"></label>

    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習俗

    問一下喪葬的習俗聽說?

    2021年08月23日 04:36:24110

    土家人的喪葬習俗

    人老,死了叫做“百年歸壽”。這是被當做一件喜事來做的,故民間有“白喜事”之稱。 還要舉行一些悼念活動。如:要請道士“開路”,人殮后后要給死人蓋紅色“壽被”,親族好友送香紙、送祭帳,前來靈前與遺體告別。家底好些的,還要做三天至五天“道場”,家里比較貧窮,做不起道場的則請人唱“喪歌”(又名“ 壽歌”),內容主要是唱死者的生平事跡和“二十四孝”等等。

    安葬時,兒女要抱靈牌,披麻戴孝,親族好友還要送喪上山,直到掩埋完畢才歸。滿七天以后,還要請道士為死者“印七”,要七天一次,要做三至五次才完畢。

    報喪

    當老人亡故后,孝子要派人去親友家“報喪”。苗族報喪習俗是要在屋外報,不能進屋報,等主人知道是前來報訃,并同意進屋后,報喪者方可進屋,其報訃的話一般是:“(稱謂:舅舅或伯伯,)你們的某某找龍(或回官)去了。

    ”聽者自然就明白了。土家族報喪形式與苗族相似,只是報訃之話略不相同:“稱謂:舅舅或伯伯,你們的某某老了。”聽者自明。舊時,土家人還要跪在親人屋前報喪。

    哭喪

    老人去世,孝子全家及親戚朋友為之痛哭。老人去世,除了向親友報喪,燒落氣錢等俗外,民間還有“哭喪”之俗。

    其族間主要是孝女兒們、媳婦門、侄兒媳們、侄孫媳們等哭喪。哭訴的內容大都是訴說死者對自己的恩德教誨及死者一生的言行功德,盛贊死者以及對死者離去的深情痛惜和難舍之情。整個喪期不時地有哭喪之聲,尤以夜晚最盛。土家族人認為哭得越兇,表示哭者越知禮,越得到村人的贊揚,且其孝子家亦復興旺發(fā)達。

    抬喪

    即扛棺材上山。土家族人抬喪,無論墓地多遠,其棺材不能停留,因為抬喪的隊伍多至三四十人,可中途換人,輪流休息。抬喪時,遇山路難行之處,棺材兩頭各系一條長長的粗繩,由大人小孩組成上百人的拖喪隊,將其棺材拖上去,抬喪者只需以肩負棺材隨行即可。

    凡棺材所過之處,無論稻田莊稼,均可直線前行,踏壞莊稼,均無需賠償。苗族抬喪則別有特色,抬喪者經(jīng)常向孝子或孝婿索要酒食,且經(jīng)常停留于中途,如不應允,則置棺材于路上,眾人散去,為求亡者安慰,孝子孝婿常先備酒食若干,當需要酒食時,便供抬喪人吃飽,以免誤了下棺埋葬的良辰。

    苗家這種風俗,主要是認為老人去世是喜事,不必過于悲傷,故而添點插曲,使氣氛活躍一些。

    送亮

    即送燈。土家族地區(qū)老人亡故后,于當年臘月三十日,孝子帶祭品與香紙蠟燭前往墳前祭之,祭時要點煙把燒香紙。回家時,還要呼喚亡者與自己一同回家過年團聚。

    舊時土家族地區(qū),孝子三個月不剃頭,戴孝帕三年為孝服期,舊俗今已廢。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一级特级全黄,韩国毛片在线,阿v网站免费精品,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新绛县| 葵青区| 平塘县| 永清县| 沁水县| 榆林市| 宁陵县| 黎川县| 东平县| 秦安县| 红原县| 隆回县| 绥化市| 红桥区| 资溪县| 崇明县| 姜堰市| 呼伦贝尔市| 富顺县| 西昌市| 黄石市| 松江区| 盖州市| 车致| 镇原县| 三亚市| 嵊州市| 武城县| 孟村| 天长市| 灵山县| 湛江市| 沁源县| 昆山市| 巫山县| 富顺县| 阳山县| 城口县| 大渡口区| 巴青县| 茶陵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