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lwvve"><output id="lwvve"><xmp id="lwvve"><span id="lwvve"><input id="lwvve"></input></span>

    <label id="lwvve"></label>

    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風土人情

    饒平旅游旅游社(饒平旅行社)

    2022年12月12日 18:05:331網絡

    1. 饒平旅行社

    礐石風景區(qū)咯 去龍眼洞喝茶 要去人民廣場坐輪渡過去 晚上的話 可以去海濱長廊或人民廣場(位于廣東汕頭市海濱路與市政府大樓之間)散步 或者去星湖公園(北起泰山路,南至中山東路)散步 星湖冰店的白冰挺出名 游泳的話 新港被人填了 得去北沙灣(坐37路直接到)

    中信(可以去中國旅行社或東廈客運站坐車直到) 龍虎灘(在中信附近,要自己開車去)這些 中信有別墅可以過夜渡假 還可以去南澳島 看海 吃海鮮 也可以過夜 郊游的話 可以去綠島山莊 不過這個在饒平

    2. 饒平旅行社報價表

    潮州饒平是賞梅好去處,最有名的當屬湯溪水庫一帶。湯溪水庫風景如畫,每年周邊居豪村至青竹徑一帶梅花盛放季節(jié),都引來大量游人。其實,饒平可以賞梅的地方有好幾處,今年,游人不再扎堆到這個地方,而發(fā)掘出更多鮮為人知的賞梅勝地。

    新圩鎮(zhèn)有多個青梅種植專業(yè)村,進入鄉(xiāng)鎮(zhèn),就可見到鄉(xiāng)道上,老屋邊,田溝旁,到處都有梅花可欣賞。游人常常在路邊就可見到一小片梅林里藏著一群獅頭鵝,或一群白鴨子,賞梅遇上農家野趣,顯得格外新奇。此外,新圩鎮(zhèn)還有近百座土樓,梅花盛開季節(jié),賞梅的同時也可探尋土樓文化。在新圩鎮(zhèn)南山村,寂靜的村居近日因梅花而熱鬧起來,村里的兩座古老圍屋田心樓和金田樓被圍繞在一片花海之中,梅花的素雅與古舊的老圍屋相映襯,形成了獨特的美景,引來了不少游人。

    饒平東山鎮(zhèn)的東明村,是汕頭旅行社最常組織的一日游賞梅勝地之一。東明村是一個美麗古村落,這里物產豐富,風景優(yōu)美,英才輩出,素有“梅竹故里,詩意東明”雅稱。暖冬時節(jié),東明村的梅花競相盛放,花開成海,暗香浮動,遠看好似一片云海,走進梅林,梅樹旁的石徑小路,古宅老屋,更與梅花相映成趣。這里常有漢服愛好者前來梅林中拍攝復古照片,精美的漢服隱約在白梅中,也成為了游人眼中的風景。

    文旅園林賞梅花 感受鄉(xiāng)村新風貌

    往揭陽方向也有不少賞梅勝地。揭西坪上鎮(zhèn)的萬梅谷文化小鎮(zhèn),以“梅”為主題、“水”為主線、“慢”為主旨,融鄉(xiāng)土民俗、田園文旅為一體,打造出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大花園,更是成為今年周邊賞梅的熱點。揭西縣坪上鎮(zhèn)依托豐富的青梅資源,在青山綠水之間構建一道道美麗風景線,全力發(fā)展休閑觀光鄉(xiāng)村旅游。每年1月份,一萬多畝梅花凌寒盛放,清香四溢,香飄百里。這里還結合傳統村落整治,以石內河為紐帶,引入金漆木雕、擂茶、梅酒、書畫、宗教等潮汕傳統工藝、民俗文化和生活場景,使傳統生活與現代文明相輝映,打造以“潮汕八景”為特色的潮汕主題生態(tài)人文體驗集聚區(qū),成為一處潮汕人文大觀園。

    普寧的善德梅海主要以種植白梅為主,是當地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yè),這里最大的亮點是有一棵非常珍貴的百年“梅王”古樹,蒼勁的枝丫與素雅白梅,構成了如詩如夢的“仙境”。這里還有處于高山之上一望無際的青梅林,林中空氣清新,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清澈山泉中漂著素白梅花瓣,充滿了詩情畫意。附近的南方梅園生態(tài)村,以普寧青梅之鄉(xiāng)為背景,以潮汕文化為載體,以體育健康為主題,更是一處集自然生態(tài)、地方文化、旅游觀光、體育健身、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景區(qū)。

    汕尾市陸河縣最近因為各種美麗花海頻頻上了汕頭人的朋友圈。如今,陸河的萬畝梅花再次吸引了游人的目光。陸河世外梅園景區(qū)位于中國青梅之鄉(xiāng)羅洞村,全村種植青梅上萬畝,每逢大寒前后,梅花爭妍怒放,煞是壯觀,梅園中的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觀也神奇獨特,是集休閑農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的新普旅游地。附近的華僑城·螺溪谷曾是依山而建的偏僻小村莊,在鄉(xiāng)村振興中,如今已建設成一個山水靜美的客家原鄉(xiāng),這里有火龍廣場、歐田書含、青梅吧、客家館、文化民宿、生態(tài)農場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鄉(xiāng)村旅游產品,賞梅的同時,可以在這里體驗美麗鄉(xiāng)村的悠然風景和閑適生活。

    3. 饒平旅行社梅州一日游

    1、平遠項山甑(zèng)

    位于平原縣仁居鎮(zhèn)的項山甑,海拔1529.8米,是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最有名的大山。

    2、五華七目嶂

    位于河源龍川縣紫市鎮(zhèn)與梅州五華縣長布鎮(zhèn)交界的七目嶂,海拔1318.6米,屬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qū)

    3、梅縣陰那山

    位于梅縣區(qū)雁洋鎮(zhèn)的陰那山,海撥1297米,人稱粵東群山之祖。

    4、蕉嶺金山筆

    位于蕉嶺北磜鎮(zhèn)的金山筆,海拔1170米,為蕉嶺第一峰。

    5、興寧陽天嶂

    陽天嶂,海拔1017米,隸屬江西和廣東共同管轄的區(qū)域。

    6、大埔西巖山

    位于梅州大埔縣和潮州饒平縣交界處的西巖山,海拔1000多米。山上奇石眾多,形態(tài)各異。

    7、豐順銅鼓嶂

    “秋來一色極天凈,皎皎出日看斑斕。”位于豐順縣砂田鎮(zhèn)的銅鼓嶂,海拔1559.5米,為粵東第一高峰。

    4. 饒平青年旅行社

    饒平的旅游景點還沒完全開發(fā),有些甚至沒開發(fā),但是非常自然。最好有當地人帶路去玩,海邊可以去柘林或者大埕,或者去海山的歐邊,然后搭船去汛洲島玩。反正不跟團自由玩最好了,不過如果不熟悉路線就跟團了。 但是要服務好質量好的還是不要在饒平玩了,海邊、黃岡鎮(zhèn)的石壁山、三繞土樓、湯溪水庫、錢東鎮(zhèn)的綠島山莊和黃岡鎮(zhèn)的步行街。總體來說去福建比饒平好多了。比如福建的福建漳浦石雕園!它的門票價格和饒平的綠島山莊持平,但是它的景物豐盈,有山有海。比綠島強大一千多倍!服務上,它比吝嗇的綠島強大的原因在于,在旅游過程中可以免費飲茶,在購茶的過程中有女茶員為游客免費的品茶服務,這種優(yōu)勢是綠島山莊所不及之處!服務是最重要的!福建漳浦石雕園你去天地人旅行社報名即可!

    5. 饒平旅行社旅游報價表

    說說潮汕站下車的,今年元旦南澳大橋已開通,公交線路同步開通,于是更新公共汽車方案。潮汕站下車,根據交通引導提示,前往北廣場的臨時汽車站,公交上車投幣,班車買票乘車。南澳島:

    1、乘坐181路公交車(10元),到岐山客運站下車,換乘161A路/161B路即可到達南澳島。

    2、乘坐高鐵快線汕頭東一線(18元),到客運中心站(終點站)下車,換乘161A路/161B路即可到達南澳島。

    3、乘坐高鐵快線澄海線(18元),到澄海汽車總站下車,換乘203路(3元)到南澳大橋西站下車,再換乘161A路/161B路/603路(7元)可達南澳島。注:161A路/161B路分段收費,全程(岐山客運站-山頂大圓) 14 元。萊蕪渡口:1、乘坐汕頭東一線(18元),到天馳帝豪旅行社(黃山路)下車,步行至帝豪酒店西公交站,換乘105路直達萊蕪渡口。2、乘坐澄海快線(18元),到澄海汽車總站下車,換乘203路(3元)到終點站,往前走200米左右到萊蕪渡口。

    6. 饒平縣陽光之旅旅行社

    1、林兆華

    林兆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1984年至1998年任北京人藝副院長。1936年生于天津,1961年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78年任戲劇導演至今。

    主要作品有《北京人》、《哈姆雷特》、《故事新編》、《理查三世》、《狗兒爺涅盤》、《阮玲玉》、 《茶館》、《鳥人》等。

    2、郭啟宏

    郭啟宏,男,1940年6月9日(農歷)出生,潮州市饒平縣黃岡鎮(zhèn)人,當代劇作家。1957年畢業(yè)于廣東省立金山中學(汕頭),1961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中文系(師從王季思教授)。

    先后在中國評劇院、北京京劇院、北方昆曲劇院任編劇、副院長,現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編劇,兼任北京文聯副主席、北京戲劇家協會主席。

    代表作品:話劇《知己》、《李白》;昆曲《南唐遺事》。

    3、呂中

    呂中,1940年12月17日出生于陜西寶雞,國家一級演員,畢業(yè)于河北省話劇院的演員訓練班。

    1958年高中畢業(yè)后進入河北省話劇院的演員訓練班,畢業(yè)后留在河北省話劇院當演員。 1973年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主要作品有《三國演義》、《武則天》、《走向共和》、《神探狄仁杰》、《天下第一樓》、《雪花秘扇》、《甲天下》、《本地媳婦外地郎》等。

    4、濮存昕

    濮存昕,1953年7月31日出生在北京市東城區(qū),漢族,祖籍南京市溧水區(qū),中國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主演過數十部優(yōu)秀的話劇、電影、電視劇作品。

    1969年作為知識青年赴黑龍江參加生產建設兵團。1977年“文革” 結束回到北京,考入空政話劇團。1987年正式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至今。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

    代表作品有《英雄無悔》、《光榮之旅》、《公安局長》等。

    5、修宗迪

    修宗迪,1939年出生于北京,國家一級演員。

    修宗迪在北京上小學,解放后轉學到天津。上初中后又回到北京,直到高中畢業(yè)。1958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后,開始出演一系列話劇作品。

    代表作品有《三國演義》、《編輯部的故事》等。

    7. 饒平旅游團網

    王美芳,國家二級演員,汕頭市戲劇家協會會員。廣東饒平縣人,1998年畢業(yè)于汕頭戲曲學校,同年分配到廣東潮劇院一團工作。工閨門旦、刀馬旦。

    多年來在潮劇舞臺上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昭君出塞》的王昭君、《井邊會》的劉咬臍、《紅箱緣》的玉嫻、《鬧釵》的胡妹、《宋江殺惜》的閻婆惜、《槐蔭別》的仙姬、《春草闖堂》的秋花、《王莽驀位》的馬家鳳、《徐九經升官記》的尤妃、《狄青出使》的海飛云、《白高梁》的趙玉娥、丁雅云、丁瑞云,《漢文皇后》的趙芙蓉、《葫蘆廟》的書童、《趙少卿》的柳含嬌、《紅鬃烈馬》的玳瓚公主、《白玉青虹》的曹月嬌、《血濺三寶袍》的錢宗琴、《蘇后復國》的劉寄兒、《楚宮風云》的孟贏、《貍貓換太子》的劉后、《玉堂春》的皮氏等角色,均受到專家的肯定和觀眾的好評。

    1999年在廣東省中青年唱腔比賽中榮獲"入圍獎";2000年在省中青年基功比賽中榮獲"三等獎";2001年被共青團汕頭市委評為"市直優(yōu)秀團員";2002年汕頭市青年演藝大賽中榮獲"二等獎",多次榮獲汕頭市文藝獎。

    多次隨團赴新加坡、香港、北京、柳州、廣州、深圳、珠海、韶關等地演出。

    8. 饒平旅行社電話號碼

    饒平縣,得名于“饒永不瘠,平永不亂”,位于廣東省最東端,與福建省接壤。 地處東經116°35′~117°11′,北緯23°28′~24°14′,北回歸線在縣境南部穿過。饒平縣縣城為黃岡鎮(zhèn),位于汕頭、廈門兩個經濟特區(qū)之間,縣境內有國道324線。 有商周墓葬群,有晉朝千年古剎,還有古色古香的廟宇庵寺,古塔古城,摩崖石刻;濱海浴場沙灘精細,海水清洌,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休閑憩息的理想天然勝地;近年發(fā)現的海底溫泉更是吸引無數旅客慕名前來;有沁心悅目,晶位高雅,文化內涵豐富獨特的云峰蘭苑;有高標準種植、集科研開發(fā)、探究冰臼、生態(tài)旅游于一體的榕洽果莊。

    9. 饒平旅行社官網

    繞永不脊,平永不亂

    ——饒平縣志

    饒平縣,得名于“饒永不瘠,平永不亂”,位于廣東省最東端,與福建省接壤。 地處東經116°35′~117°11′,北緯23°28′~24°14′,北回歸線在縣境南部穿過。饒平縣縣城為黃岡鎮(zhèn),位于汕頭、廈門兩個經濟特區(qū)之間,縣境內有國道324線。

    饒平氣候

    饒平縣氣候屬于海洋副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降雨量充沛,為1475.9毫米,年平均氣溫21.4°C,農作物一年三熟。

    饒平地理

    饒平縣位于潮汕平原邊端,是廣東山區(qū)縣之一。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勢北高南低,有島嶼13個,其中海山島最大,面積46.9平方公里;有海拔超1000米的山峰7座,其中西巖山最高,海拔1256米。黃岡河是饒平縣內最大的河流,全長87.2公里,途經12個鄉(xiāng)鎮(zhèn),注入南海。饒平縣有柘林、高沙、大埕三個較大海灣,其中柘林灣最大,面積68平方公里。饒平海岸線長136公里,最大的港口是三百門海港。

    饒平自然資源

    饒平縣有較為豐富的海產河山地資源。其中淺海灘共57萬馀畝,盛產各類海魚、對蝦、牡蠣等。山地野生動物則有眼鏡蛇、金環(huán)蛇、腹蛇、穿山甲、石蛤等各種珍禽。饒平縣盛產陶土。礦產資源有花岡巖、鉀長石、高嶺土、耐火土、銅、鐵、鎢、錫籌。

    饒平歷史

    饒平塔仔金山出土文物浮濱塔仔金山文物

    1974年,在饒平縣浮濱塔仔金山發(fā)現了古穴墓群,墓中發(fā)現了大量的石器與陶器的陪葬品。其中有戈、矛、斧、鑿、礫石石器,尊、壺、豆、杯、盆、盂、罐等陶器。部分陶器有醬色釉。經考古堅定,浮濱發(fā)現的文物時間為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該發(fā)現對中原文化與當地區(qū)別于諸越文化的土著文化有重要影響。

    黃岡丁未革命

    1907年4月11日,孫中山率領的黃岡丁未革命爆發(fā)。由于起義軍寡不敵眾,糧械缺乏,戰(zhàn)敗,慘斃多命。此次起義是孫中山領導的十次起義中之第三次,由于該年為農歷丁未年,因而稱之為“黃岡丁未革命”。

    饒平旅游資源

    三饒鎮(zhèn)“道韻樓”

    道韻樓全景

    道韻樓外觀

    道韻樓位于饒平縣三饒鎮(zhèn)南聯村,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建,是全國最大的八角形客家圍樓。土樓鼎盛時可容納600多客家人居住,現尚有100多人居住在土樓中。土樓墻厚1.6米、墻高超過11米。土樓的特色之處在于整個土樓處處與八卦相關,所有建筑的數目都是八的倍數,如水井32眼,天窗16個,房72間,梯112架。土樓中廳有左右兩口水井,若八卦兩儀。土樓具有八防的功能:防水、防火、防獸、防震、防賊、防旱等。土樓的瓦磚是經土布包好,再經火燒而制成,現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紋。土樓全部使用竹釘,歷經多年,這些竹釘也無腐朽的跡象。據說在清朝順治年間,土樓曾經被官府收編的土匪包圍三個月而攻不破,土樓里的數百居民利用儲糧和井水以供自己飲食,利用土樓上面的內溝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過劫難。土樓前后有三層環(huán)形房屋相套,最外環(huán)有三層樓高。土樓歷經數百年仍然十分堅固。在80年前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樓里只有幾間房屋左右傾斜,反而支撐了整個土樓不倒。據居住在土樓的當地老人介紹,土樓修建成八卦形是機緣巧合,當初設計的是圓形的圍樓,不料三建三倒,后來才建成全國少見的大型八卦形圍樓。

    海灘巖近照海山鎮(zhèn)“辟龍”

    “辟龍”位于饒平縣海山鎮(zhèn),屬貝殼沖積巖,東西長4500米,寬1150米,后2米至10米,總面積為2875公頃。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橫臥于海灘,形似長龍,俗稱“辟龍”。經專家考證,該海灘巖田是由文石、高鎂方解石、有孔介蟲、海生貝殼、微體古生物和細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條件下長期堆積、膠結而成,約有五千年歷史。現為廣東省第三個地質遺跡保護區(qū)。

    柘林鎮(zhèn)“鎮(zhèn)風塔”

    “鎮(zhèn)風塔”位于饒平縣柘林鎮(zhèn),地處風吹嶺峽谷口。鎮(zhèn)風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塔高22米,基圍16米,七層八面。塔尖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蘆,塔身周圍是石板圍成的環(huán)形面屏。該塔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岡鎮(zhèn)“石壁庵”

    “石壁庵”位于離饒平縣黃岡鎮(zhèn)約二公里處的棲云山,因此山多為石頭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納海樓”、“慈悲亭”等景觀。其中漱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巖洞,長年清泉不竭。

    漳溪鎮(zhèn)“青嵐冰臼”

    饒平縣漳溪鎮(zhèn)青嵐溪谷中分布有兩千多個的形態(tài)各異的冰臼,是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冰川運動時留下的遺跡。冰臼群中最大的一個圓形冰臼口寬六七米,深二三米。冰臼群處于北緯23"12',海拔不到100米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這對廣東地區(qū)可能在數百萬年前曾是冰天雪地的嚴寒地帶說法有重要意義。

    柘林鎮(zhèn)“白鷺天堂”

    饒平縣拓林鎮(zhèn)西澳島上因白鷺成群,而被稱為“白鷺天堂”。西澳的白鷺為黃嘴白鷺,是國家二類保護野生動物。

    饒平人物

    張競生,字公室,1888年出生于饒平縣浮濱鎮(zhèn)大榕鋪,曾撰寫出版《性史》,翻譯盧梭《懺悔錄》,并著有《愛情定則》、《美的社會組織法》、《美的人生觀》等。張競生1907年考進黃埔陸軍小學。1912年赴法留學。1915年在巴黎大學畢業(yè),獲文學學士,繼進入里昂大學進修,獲哲學博士。并曾到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和瑞士等國留學深造。1921年在北京大學任哲學教授,后因著《性史》,為封建傳統觀念所不容,被解聘。1926年在上海任開明書店總編輯,創(chuàng)辦“美的書店”,但后來遭查抄封閉。1929年初到杭州講學,又被當局以“性宣傳”罪拘留。于是他再次赴歐研究,并從事譯著。1933年回國應邀任廣東實業(yè)督辦,主編《廣東經濟建設》月刊。后因得罪權貴,受通緝。文化大革命期間,遭迫害和批斗,于1970年在饒平縣漳溪鎮(zhèn)貧病交迫而死。

    特色小吃

    肖米是饒平的傳統特色小吃,在過去常被作為配桌點心。饒平的肖米起源于北方的“燒賣”,但與燒賣并非完全相同。沿襲燒賣的外形,主要的餡料為蘿卜、瘦肉,并在開口處放置一形狀為方型的鹵肉。吃的時候配以沉醋,味道十分鮮美

    ===============

    大事記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

    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嶺。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饒平地域屬南海郡。

    西漢

    元鼎六年(前111年)

    置揭陽縣(屬南海郡)含饒平地域。

    東晉

    咸和六年(331年)

    分南海郡置東官郡,析揭陽縣置海陽、潮陽、妥安、海寧四縣。饒平地域屬東官郡海陽縣。

    義熙九年(413年)

    分東官郡,立義安郡。義安郡轄海陽、潮陽、妥安、海寧、義招五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南朝

    饒平地域屬義安郡海陽縣。

    隋朝

    開皇十年(590年)

    置義安郡,撤消海陽縣。于義安郡治所置義安縣,屬循洲。饒平地域屬義安縣。

    開皇十一年(591年)

    始置潮州。領義安、潮陽、妥安、海寧、義招五縣。饒平地域屬義安縣。

    大業(yè)三年(607年)

    罷潮州,復義安郡。領海陽、潮陽、萬川、海寧、程鄉(xiāng)五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

    罷郡為州,復置潮州。領海陽、潮陽、程鄉(xiāng)三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天寶元年(742年)

    改潮州為朝陽郡。領海陽、潮陽、程鄉(xiāng)三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乾元元年(758年)

    罷朝陽郡,復罷潮州。領海陽、潮陽、程鄉(xiāng)三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宋朝

    淳佑三年(1243年)

    潮州知府鄭良臣主持創(chuàng)建黃岡城寨。

    淳佑六年(1246年)

    潮州知府陳圭捐資建林姜橋、陳塘橋、水磨頭橋、百丈埔橋、黃岡五里橋、竹林徑內大橋、竹林第二橋等石橋。

    元朝

    至元十六年(1279年)

    改潮州為潮州路。領海陽、潮陽、揭陽三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至正十三年(1353年)

    建柘林鎮(zhèn)風塔(石塔),塔高20米,塔基圍16米,七層八面。

    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

    改潮州路為潮州府。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xiāng)四縣。饒平地域屬海陽縣。

    同年,倭寇進犯惠州、潮州。

    洪武三年(1370年)

    罷黃岡巡檢司。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潮州府于宣化都大埕筑大城,設大城守御千戶所(明朝軍事組織)。

    永樂七年(1409年)

    倭寇多次劫掠南澳,并據為巢穴,南澳鄉(xiāng)民被迫遷于蘇灣都(今澄海縣境)。

    成化十三年(1477年)

    析海陽縣太平鄉(xiāng)的宣化、信寧二都,光德鄉(xiāng)的灤州、清遠、弦歌三都,懷德鄉(xiāng)的秋溪、龍眼城、蘇灣三都,共8都置饒平縣。縣治設于弦歌都(清時改稱為元歌都)下饒堡(今三饒鎮(zhèn)),并建筑縣城(土城)。

    是年,建饒平學官(地址在今饒平一中)。

    成化十四年(1478年)

    饒平首任知縣楊昱到任(另有記載十三年、十五年到任)。改饒平縣城(土城)為磚城,設東、西、南、北四門。

    成化十六年(1480年)

    鄉(xiāng)試,饒平首科中舉6名,占三陽(海陽、潮陽、揭陽)中舉總數三分之一,轟動一時。

    弘治八年(1495年)

    知縣楊宏組織民工開鑿黃岡河溪頭段河道亂石,后人稱為“楊公溪”。

    正德十一年(1516年)

    福建平和縣人曾三秀襲擊大埕,殺在籍知縣陳南塘。后陳南塘之子請來救兵,曾三秀被俘,解至潮州府城斬首。

    嘉靖二年(1523年)

    浙江廢市舶司,外國商船不能進入浙江海域口岸。日本商人轉到南澳貿易,政府嚴令禁止,日商舶盤旋海上。

    嘉靖五年(1526年)

    本縣出析灤州、清遠二都置大埔縣,析后本縣僅存六都。

    嘉靖九年(1530年)

    縣令許壁創(chuàng)修《饒平縣志》6卷(已佚)

    嘉靖二十年(1541年)

    知縣羅胤凱續(xù)修《饒平縣志》已佚,僅存其序。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潮州府于黃岡設海防館。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設海防同知。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置拓林寨。募民兵1716人,大小船45只,設指揮一名。建衙于天妃宮之東南。

    清朝

    順治十三年(1656年)

    重建饒平縣文廟(前稱學宮)。

    康熙八年(1669年)

    原詔安縣管轄的青、云二澳劃歸饒平縣管轄。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南澳設總兵,再析饒平南澳島的青、云二澳歸福建省詔安管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知縣劉汴篡修《饒平縣志》24卷。是為本縣現存最早的縣志。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縣令王益聰主持興建饒城文明塔,建四層停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縣令郭于蕃續(xù)建竣工。全塔七層,高五丈。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黃岡設海防同知,潮州府海防同知由庵埠移駐黃岡。

    雍正十年(1732年)

    析饒平的隆澳、深澳,詔安縣的青澳、云澳等四澳設南澳廳(清朝在新開發(fā)區(qū)的一種政區(qū)建置)。并設海防同知署,第一任同知徐慎于1733年到任。

    咸豐九年(1859年)

    澄海鹽灶基督教(長志會派)在上浮山村設立分堂,為本縣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會。

    光緒六年(1880年)

    基督教浸信會傳入本縣。同年在縣城(三饒)建立第一所基督教浸信會堂。

    光緒九年(1883年)

    知縣惠登甲續(xù)修《饒平縣志》25卷。

    光緒十五年(1889年)

    天主教傳入本縣,法國人譚立山(神父)于浮濱溪墘樓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動工興建饒城東門溪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完工。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黃岡設郵局,為清末推行“新政”后本縣最早郵政機構。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1907年5月22日黃岡革命事發(fā),因這一年是農歷丁未年,歷史上稱為丁未革命。

    黃岡丁未革命是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十次武裝起義的第三次,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組織者大部分是新加坡同盟會會員,并在彈藥和經費方面得到各地華僑和香港同胞的支持,雖然此次起義最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而失敗,但是它對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及后來的辛亥革命都有很大的影響。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

    廣東都督府令各縣設臨時議會,改民政長為知事。饒平首任知事黃薦顎。

    民國三年(1914年)

    改潮州府為潮循道,領25縣,饒平縣屬潮循道管轄,原縣臨時議會撤消。設饒平縣警察事務所,所長由縣知事兼任。

    民國四年(1915年)

    本縣第一個商會——黃岡商會成立。負責各商號的貨運護航及維持商場治安等事項。

    民國五年(1916年)

    本縣始設電報局,地點在黃岡涂橋茶寮角,名黃岡電報局。

    民國九年(1920年)

    裁去潮循道,原屬各縣同隸于廣東省。置澄海地方審檢廳饒平縣分庭,設推事及檢察官。1927年改為饒平地方法院,1929年又改為潮梅地方法院饒平分庭。

    民國十年(1921年)

    廣東省省長公署令各縣舉行“民選”縣長及縣議會議員。饒平首任縣長陳秉元。

    民國十一年(1922年)

    饒平縣設立教育局。

    民國十三年(1924年)

    創(chuàng)辦饒平縣立中學(1942年始辦高中班)及縣立第二初級中學,并首創(chuàng)饒平女子中學。

    民國十四年(1925年)

    饒平第一個鄉(xiāng)農會在道韻鄉(xiāng)(今三饒南聯)成立。會長黃麗澤。同年,中華工會饒平分會在饒城成立。

    民國十五年(1926年)

    中國共產黨饒平縣支部在饒城成立,書記林琮璜;同年,國民黨饒平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饒城召開;饒平縣農民協會于饒城林厝祠成立;共青團饒平縣支部于饒平第二初級中學成立;縣公署被改為縣政府。

    民國十六年(1927年)

    中國共產黨饒平縣委員會(下稱中共饒平縣委)在上饒大坡樓成立;

    饒平第一支工農武裝——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四團在上饒祠西成立。

    民國十七年(1928年)

    民國政府張貞部隊架設黃岡至茂芝軍用電話線,為本縣有線電話之始。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

    廣東設立東區(qū)妥靖委員公署,轄饒平等25縣。同年饒黃(饒城—浮山—黃岡)、饒錢(饒城—浮濱—錢東)、黃九(黃岡—九溪橋)、黃詔(黃岡—詔安)公路建成通車。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本縣開始分設區(qū)署,實行以縣、區(qū)、鄉(xiāng)、保、甲系列的行政管理體制,調整后,全縣分設6個區(qū)。

    民國二十九年(1941年)

    黃岡設置海關,征收香港至汫洲的貨物關稅。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

    縣城成立“饒平銀行”,屬官商合辦。

    創(chuàng)辦饒平簡易師范學校于饒城,至1949年并入饒平第一中學。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成立中共饒平縣委,縣機關設于饒平縣隆都的樟籍村。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饒平陸地全部解放。

    1950年

    1950年 饒平縣人民政府成立;中共饒平縣委委員會成立;中共饒平縣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等單位。饒平全境解放。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饒平縣武裝大隊。全縣劃分為鳳凰、上饒、附城、浮山、錢東、黃岡、海山等7個區(qū),下設26個鄉(xiāng)、21個行政村和2個鎮(zhèn)。同年,成立饒平縣人民公安局(后改為饒平縣人民政府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單位;饒平縣國營貿易公司于黃岡鎮(zhèn)建立。中共饒平縣首次黨員代表會議于饒城召開。同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潮汕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正式成立,后更名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潮汕專員公署。饒平隸屬潮汕專員公署。

    1951年

    1951年 中共饒平縣委機關從饒城遷駐黃岡蟹池、真道醫(yī)院,后遷至丁未路440號(1953年再遷至西門余厝祠)。全縣劃分為11個區(qū)和一個鎮(zhèn)(一區(qū)鳳凰、二區(qū)上饒、三區(qū)附城、四區(qū)河西、五區(qū)浮山、六區(qū)樟溪、七區(qū)錢東、八區(qū)高堂、九區(qū)霞繞、十區(qū)東界、十一區(qū)海山及黃岡鎮(zhèn)),轄177個鄉(xiāng),6個辦事處。

    1952年

    1952年 成立饒平縣合作總社。市場交易改為市秤計量,廢除升斗制;布匹等商品計量統一使用市尺。

    1953年

    1953年 聯饒溪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對黃岐山深涂橋“九十九曲”長達9000米溪段裁灣取直,為解放后全縣第一宗大型治洪防洪工程。同年,縣第一個漁業(yè)生產合作社——拓林第一漁業(yè)生產合作社成立。

    1955年

    1955年 饒平縣人民政府啟用“饒平縣人民委員會”印章;本縣國家工作人員全部實行工資制;饒平縣人民檢察院成立。

    1956年

    1956年 縣黃岡汽車站落成啟用。

    ......

    1991年

    1991年 縣海內外鄉(xiāng)親中秋聯誼會在縣城黃岡鎮(zhèn)隆重舉行;經國務院批準,饒平縣劃歸潮州市管轄。

    閱讀延展
    一级特级全黄,韩国毛片在线,阿v网站免费精品,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万载县| 许昌市| 文山县| 格尔木市| 当涂县| 贵德县| 焦作市| 泗阳县| 沙田区| 德兴市| 棋牌| 灵宝市| 东兴市| 望都县| 湖南省| 南部县| 平山县| 扎鲁特旗| 武宁县| 南平市| 双辽市| 桓台县| 广平县| 甘肃省| 会泽县| 永兴县| 土默特左旗| 张北县| 浏阳市| 科技| 长沙市| 永德县| 本溪| 临清市| 桓仁| 赤城县| 海城市| 名山县| 财经| 疏附县| 逊克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